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合金部电话:022-86896365
合金部传真:022-86896906
普碳部电话:022-60410030
普碳部传真:022-60410050
  2014年高温合金管厂百家争鸣 再创辉煌>>您当前位置:合金钢管 > 高温合金管 >

2014年高温合金管厂百家争鸣 再创辉煌

作者:http://www.3087g.com 时间:2014-01-31 23:06

   新年伊始,高温合金管行业又将面临新的形势,迎来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4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这些都将引导钢铁行业通过改革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实现全行业的转型升级。

  宝钢集团徐乐江:以踏石留印的决心加快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对钢铁行业来说,适应新形势、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发展思路,是发挥市场机制决定作用、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突破和创新就是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强调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看成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就此看来,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强国资监管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将成为今后国企改革的方向;建立公开、透明、统一的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的改革,将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外资将更加深入、全面地参与中国钢铁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将通过亏损企业的破产重组得以体现;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将成为钢铁企业生存的红线。

  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发展思路,也是宝钢二次创业的必然要求。在市场更加开放的背景下,宝钢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不同单元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的差异严重制约着整体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宝钢要实现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三大转型”的规划目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支撑。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也在客观上要求宝钢适应发展形势,创新发展模式。当前,宝钢的劳动效率与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大力提升。

  宝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35年来,宝钢能够持续保持国内钢铁行业业绩最优企业的地位,靠的就是不断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建厂之初,宝钢在引进装备的同时引进管理,开中国钢铁企业之先河;在钢铁行业中最早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分离社会职能,实施辅业改制;提出“三个就是”(即用户的标准就是宝钢的标准,用户的计划就是宝钢的计划,用户的利益就是宝钢的利益),实施“标准+α”;倡导客户价值导向理念。现在,我们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内部发展需求,倒逼着我们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宝钢全体干部和员工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积极投身于宝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之中。

  今后几年,宝钢全面深化改革中包含以下几项主要任务:加强改革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积极稳妥地把各项改革措施推向深入;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构建业务进退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产运作效率;积极探索发展集团公司层面以及各子公司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集团公司和子公司股权多元化;深入推进任期制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探索管理层持股和员工持股;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踏石留印的决心,力求“三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宝钢全体干部要牢固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破除现行制度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树立正确的功劳观和业绩观;在改革面前应该具备“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牢牢坚守应有的“底线”,必须始终坚守“以改革促发展”的底线,必须始终坚持在改革中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底线,必须坚守合规合法的底线,始终坚守廉洁从业的底线。

  改革是宝钢人的基因,是宝钢人持之以恒的事业。2014年,是宝钢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体宝钢人要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集团公司规划发展和各项改革部署和措施,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大力弘扬严格苛求的精神,实现改革创新的突破,续写宝钢争创一流的新辉煌!

  河北钢铁集团于勇:改革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013年是我国钢铁工业十分困难的一年,也是14万河北钢铁人砥砺奋进的一年。这一年,钢铁工业在承受着市场需求放缓、行业供大于求、原料价位高企和环保治理加码等巨大压力的同时,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4年,是中央开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的关键之年。站在新起点上,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河北钢铁集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立足改革创新,全面提高集团综合竞争实力,开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改革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关键词,中央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对我国钢铁行业来讲尤是如此。钢铁行业的问题不是产品、装备的问题,而是高盈利期遗留下来的传统经营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时期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的问题。要解决当前的新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唯有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转型。

  对于河北钢铁集团来说,只有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各要素中,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集团上下生存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坚持以改革创新换思路、换做法,啃下“硬骨头”,扫除“拦路虎”,以超常的胆识和举措,使经营理念、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开辟出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新的一年,河北钢铁集团将立足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管理和技术潜力,提高全流程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竞争实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整合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营销的龙头地位,全面激发营销系统的活力和快速反应市场的能力,实现集团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以全球的眼光和视野,高效配置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同时提高非钢产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尽快形成新的效益增长极。

  争当绿色钢铁的引领者、和谐发展的“排头兵”是河北钢铁集团一直孜孜追求的目标。新的一年,我们还将进一步落实责任,打好主动仗,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加快发展绿色环保相关产业,推动“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有机融合,全面实现人、钢铁、环境的和谐共生。

  展望新的一年,提高集团综合竞争实力的攻坚战已全面铺开。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开创未来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向全社会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沙钢集团沈文荣:创新,迎接挑战谋转型

  2013年,面对全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严峻挑战,沙钢集团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围绕提高“效率效益”这个中心,进一步加快生产结构、品种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的优化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对标挖潜、系统降本,不断提升指标水平。同时,沙钢围绕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充分发挥企业品牌和滨江近海的独特区位优势,涉足现代服务业,建设发展玖隆钢铁物流园,拓展多元化经营领域;促进生产经营稳健运行,营业收入和利税均比2012年有新的增长,生产经营实绩和主要指标水平居全国同行前列。

  2014年将是中国钢铁工业挑战与希望并存的一年。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将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核心,这也应该成为中国钢铁行业调整发展的总基调。如今,制约钢铁行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进一步淘汰落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还有一个过程,后期效果能否持续还难以肯定,钢铁行业“去产能化”和“绿色化”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同时,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依旧居高不下和钢材价格持续低迷、跌宕起伏等情况短期内也难以改变。预测2014年全年的钢材市场可能呈现“两头低、中间高”波浪形盘整前行的态势。

  如何坚持以市场需求作为结构调整的检验标准,按照市场需求实行专业化组织生产,强化市场信息收集和快速反应机制,认真分析判断市场走势,科学制定经营销售策略,合理确定价格定位,把握好市场销售节奏,精心维护好厂商之间“长期合作、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激活钢材销售市场,维护好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实现共进双赢是钢铁企业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的课题。

  在严峻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还得靠创新思维,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新的一年里,沙钢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下,坚持实施“建设精品基地,打造百年沙钢”的长期发展战略,高扬创新发展的主旋律,以“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做大做优现代物流、做好做实非钢产业”为战略导向,坚持突出质量、效益和效率“三大重点”,切实抓好结构调整、新品开发、质量提升、节能减排、减员增效、物流建设、非钢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八大工作”,推进企业实现品牌形象更优、创新发展更活、转型升级更快的“三大目标”,全面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转型升级是沙钢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唯一抉择。我们将在加快转型升级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在增强经济效益中促升级,为振兴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沙钢人应有的新贡献!

  太钢集团李晓波: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谋求跨越

  2013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形势,太钢充分发挥优势,攻坚克难,生产经营实现了逆势增长。2014年,太钢将近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加快推进公司转型跨越发展。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钢铁业将突出面临产能过剩、资金、环保三方面的压力。未来5年~10年,钢铁行业可能仍将处于需求平稳期、产业调整期、企业转型期、经营微利甚至亏损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必须”,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将对钢铁工业及钢铁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从利好方面来讲: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有利于化解过剩钢铁产能;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有利于根治钢铁市场的无序竞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利于推进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引进来”、“走出去”的结合,将有利于钢铁行业提高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有利于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从挑战方面来讲: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尤为迫切;国家要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这对当前处于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的钢铁企业来讲,也是很大的考验;国家要逐步成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要逐步减持,届时,国有企业的股东会更加多元化,企业的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要公开,对国有企业的规范经营、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太钢将今年作为企业的“深化改革年”,将在创新体制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队伍动力和活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快速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一是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作为基础性、前提性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标准、水平,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是推进经营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引入市场倒逼机制,对各单位的收入分配由考核内部利润变革为考核市场利润和市场成本;强化以市场价值来衡量工作绩效,干部职工收入直接与创造的价值挂钩。

  三是深化品种质量管理变革,加强资源要素组合,大力发展拳头产品,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加强技术营销和服务营销,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用户满意度。

  四是深化对标挖潜,发动全员主动找差距、找标杆、求进步,靠内生动力做好对标工作,推动各项关键指标向先进看齐。

  五是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强对干部绩效的考核。推进岗薪制改革,以岗定薪,岗动薪动;优化内部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人员能进能出。

  2014年,太钢将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不动摇,正视差距不盲目,深化改革不懈怠,迎难而上求发展。我们相信,钢铁行业经过改革的洗礼,必将更加健康,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包钢集团周秉利:改革,矢志不渝的发展理念

  2014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响。回顾2013年,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三步走+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战略,完成了坚持“一条主线”,推进“四化”、“四提升”的顶层设计,对钢铁产业、六条战略转型产业链(稀土、微合金利用、煤炭、有色金属、“三废”利用、金融产业)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广大一线职工通过降本增效,进一步拓宽了生存发展空间;进行新体系结构调整等“硬件”大建设,实施再创业,换来了自主发展的机会,解决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开展管理攻坚战,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卓越绩效管理,使公司整体管理由过去的粗放式转变为现在的准精细化、准集约式;潜心研发,推陈出新,科研工作为公司赢得更大效益;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广大职工创造良好环境;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得到强化……

  “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是包钢矢志不渝的治企理念。2013年,包钢在生产经营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继续提高职工收入、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补贴福利消费,同时包钢集体企业改革到2013年年底已基本完成,2万多名集体企业职工乐享改革成果。广大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伴随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共同提升,更坚定了公司职工与企业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决心。

  2014年,我们将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好时机中,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加快做精做优钢铁产业,努力打造稀土五大功能材料世界最大最强、应用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国家级稀土产业集团;大力推进六条战略转型产业链发展,力争在“十三五”新兴产业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努力成为生产高效清洁、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优化的现代化钢厂。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水平、职工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塑造管理精细、技术先进、员工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有的强势企业,为打造“百年老店”宏伟基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各项制度和机制,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各项管理更加精细化,谱写加快发展的崭新篇章。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是包钢人的传统,“坚韧不拔、超越自我”是包钢人的精神。2014年,我们将迎来包钢建设的甲子之年。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包钢60年的经验积累,依靠敢于吃苦、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职工队伍,包钢发展的步伐一定会更快、更稳!

  山钢集团任浩:一企一策实现发展模式新突破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3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全国钢铁工业企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推进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对严峻困难和挑战,有效地满足了下游行业用钢需求,钢铁行业在艰难困苦中平稳前行,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2014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国内外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钢铁工业也将面临更大挑战。国内钢铁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易涨难跌,企业订单储备不足会常态化,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消除,加上产能过剩,产量居高不下,经营困难局面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改观。钢铁行业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共存。2014年,是山钢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攸关山钢长远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2014年定位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年”。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更多的发展压力,山钢集团将坚持以改革创新、深挖内潜为重点,冲破观念和体制障碍,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力求各类资源协同效率大幅提高,实现集团化运营新突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抓好生产经营,促进既有资产焕发新活力,实现生产经营效率新突破;以效益为根本,全力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实现发展模式新突破。

  新的一年,山钢集团将大胆采用一切有利于为企业注入活力的改革思路,一切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广大职工责任心和激发大家积极性、创造性的改革办法,一切有利于发展企业和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改革举措,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实现企业的突破性发展与进步。我们将根据企业实际,实行一企一策,系统研究每个子集团、子公司产业发展思路和改革方向,在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商业模式创新,多元产业发展,干部管理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开拓出一条在困境中生存发展的新道路;全面实施集团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不断推进集团化运营;坚持一张蓝图长期指引,形成钢铁业和多元产业并举、多举措创效的发展新格局。

  新的一年,山钢集团将坚持稳健经营的方针,实事求是地设立指标体系,积极努力地安排各项措施。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不断强化基础工作,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操作,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努力实现集团公司盈利的奋斗目标;创新管理和运营模式,全面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培养造就一支勇于担当、勤勉务实、包容厚德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职工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质量,齐心协力建设山钢集团共同的生活家园、精神家园,让全体职工高质量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

  站在新起点,山钢集团在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市场大潮中,正以非凡勇气,乘风破浪,不断驶向持续成长的理想彼岸。

  本钢集团张晓芳:发展,树信心育潜力激活力

  如何在钢铁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和企业经营的巨大压力面前树立信心、有效应对,实现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是所有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准确定位树信心

  产能过剩,让许多钢铁人产生了悲观心理。我认为,这种心理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关键在于对钢铁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企业自身战略的定位和竞争实力认识模糊。

  首先,经济要发展,就一定会有对钢铁的需求,只是这种需求要有一个量的合适值和质的高标准。

  其次,产能过剩就必须有被淘汰出局的,而被淘汰出局的必定是最落后的。本钢集团在2010年产能达到2000万吨,近3年来,我们不但没有再从产能上追求增长,而且一直保持不高于1700吨的实际产量。这在全国钢铁业的实际产量中仅占2%左右。这2%的位置就十分重要了,如果是处于行业前10%,那就是处于领先的地位;如果处于后10%,就不仅是落后的,而且是应该被淘汰的。所以,本钢集团为企业发展的定位明确了以下前提:为用户提供高附加值、高质量、高效能的产品与服务;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价值。

  谋划布局育潜力

  本钢集团在部署2014年全年工作中,提出了“紧紧围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建设绿色环保企业等重点,延伸钢铁产业链条,扩大多元产业发展领域,增强集团资源掌控能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环保管理,扎实推进各产业的转型升级”等工作重点。

  这些工作均属于一年内可能看不到效益的工作,却是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提出“建设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本钢”的口号,其目的就是要有长远的谋划布局。

  创新体制激活力

  本钢集团在2014年继续完善各层级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母子公司工作机制,促进母子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加强子公司管理管控,优化产权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继续优化财务、采购、销售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流程,控制流程关键节点,防范流程风险。加强“用人、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以上工作的顺利实施,将使企业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企业内部达到员工更加优秀、管理更加有效、人心更加凝聚、企业更加和谐的目标,在社会上树立具有鲜明的影响力、强大的竞争力、共赢的亲和力的良好企业形象。

  2014年,我们坚信,只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就一定能够抓住难得机遇,战胜困难,实现建设文明、幸福、美丽新本钢的目标。

  华菱集团曹慧泉:在公平市场环境里做好企业该做的事

  钢铁行业是周期性行业,目前来看,钢铁行业仍处盈利周期的底部,仍没有向上的趋势。这种情况在2014年也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钢铁行业与上游、下游行业之间的供求关系、利益分配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产能过剩问题没解决之前,钢铁行业作为一个过剩的生产环节,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

  但对钢铁企业自身而言,经过前两年的考验,钢企内部管理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尽管行业竞争依旧激烈、处境依旧艰难,但大多数企业都凭借苦修内功,在困境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2014年,这种情况还会继续。

  本届政府高度重视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的问题,钢铁行业的重组、并购和淘汰,整合度大幅提升,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政府能严格执法,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钢铁行业应该争取走出来,率先成为重化工业消除过剩产能、实现结构调整的榜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局性、全面性的深化改革措施,这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一个改革的关口都蕴藏着发展的机遇,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深刻把握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谋划2014年思路,更好地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创造性地推进重点工作。

  作为华菱集团来讲,我们必须增强自身能力,才能突破重围,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唯有增强自身能力,才能全面扭亏、实现长远发展。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重点培育、因企制宜”的指导方针,根据市场需求,把握政策导向,依托钢铁主业,整合、盘活存量资产和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深化对标挖潜,强化基础支撑,稳步实施“1+5”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做精做强,成本领先”战略。做精,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培育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区域市场和重点用钢行业占主导地位,实现产品增值;做强,就是要加快市场响应,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钢铁制造的综合服务商;成本领先,就是要通过技术、产品、服务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对标挖潜,降低成本,在细分市场上构建相对的成本优势。

  为确保战略的落实,我们必须构建以“零缺陷”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精益生产体系、以集成产品研发为基础的“销研产一体化”体系、以信息化作支撑的营销服务体系,系统提高企业综合能力。同时,要以“两型企业”建设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创效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建设“碧水蓝天,绿色发展”的城市型钢铁企业创造条件。

  安钢集团李涛:挑战,“三大着力点”解危脱困

  世界经济总体复苏,一方面将拉动我国的外贸,一方面又对大宗原材料进口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我国经济形势向好:一是改革力度加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会给钢铁企业提供一个较宽松的发展环境,让混合所有制成为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二是经济增速比2013年会略有提高;三是中央把城镇化作为推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走出低谷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对钢铁企业是个利好。

  从钢铁行业自身讲,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解决。比如,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没有扭转,环保治理的任务重,社会责任成本再攀升,融资困难会愈加明显等。2014年,整个行业还将延续“高产量、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的态势。

  2013年,安钢以解危脱困倒逼转型升级,生产经营稳步向好:钢铁主业实现产销平衡,非钢产业盈利水平明显改善;结构调整取得显著进展;职工收入恢复性增长;同比减亏25亿元,实现了由巨亏到盈利平衡点的逆转。2014年,解危脱困的形势依然严峻,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繁重。为此,我们将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机制,激发改革与发展的新活力,把工作放在三大着力点上。

  第一,把握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外部市场变化性和企业内部计划性的关系。外部市场越是瞬息万变,企业的生产经营就越要有高度的一体化,就越要有协调性、组织性和系统性。为此,我们将建立能随时组织起来、优化资源配置、适应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和联动机制。另一个是规模、效益和结构的关系。在保持基本的经济规模基础上,充分兼顾效益和结构,对于严重亏损、没有边际贡献、没有正现金流的品种和产线,坚决停产。在结构跟规模产生矛盾的情况下,服从结构,服从效益高的要求。

  第二,坚持好“两个服从”。坚持生产经营必须高度服从效益,特别是生产的组织、经营计划的组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始终服从效益和低成本战略,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市场、与效益联动起来,与低成本联动起来;坚持生产经营必须服从环保,生产以环保为前提,这是社会责任,也是安钢的宗旨。

  第三,实现“两个突破”。一是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安钢将打破不合时宜的传统思维和条条框框束缚,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形势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新模式;积极探索和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在部分领域加强与不同体制类型的企业合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革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二是转型升级实现新的突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做强钢铁主业;推进非钢产业市场化运行,培育扶植支柱产业,提升非钢产业对集团的效益贡献率。

  江苏永钢吴耀芳:转型,走创新驱动升级之路

  纵观2013年,产能过剩的痼疾依然困扰着钢铁行业。在严峻的形势下,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依然实现了销售收入超400亿元、利税16亿元的较好成绩,并成为工信部首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这主要得益于永钢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道路。

  一是加快产业多元化步伐。永钢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基本形成了以钢铁为主业,重工、物流、建筑、金融、旅游等板块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并在2013年得到了全面发展。2013年,联峰能源装备项目投产,主要生产大规格、中高端钢材;永钢昆仑重工也进入量产阶段,重点生产面向大飞机、海洋工程、核电机组等的各种大型、异型模锻件;永钢在物流板块投资近14亿元的长江码头三期项目开始试运行,主营业务也开始由仓储、运输向贸易、加工、配送等方面扩展;组建了建设集团,2013年全年完成施工产值20亿元,利税近2亿元;永钢房产开发公司开始投身房产开发领域,旅游餐饮、金融投资等板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是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永钢通过使用BPRT机组、脱湿鼓风技术和完善的除尘设施,实现了节能、清洁生产;依托较强的高炉煤气回收能力,装配了5套高炉煤气发电机组;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料场挡风墙、电炉隔音墙等环保设施建设,促进了绿色钢城建设。

  三是不断优化市场结构。2013年,永钢加大工业用材市场的开发力度,增加了向终端用户直接供货的数量,并提升了对终端用户的服务水平。此外,产品市场投放比例向形势更好的海外市场倾斜,2013年全年共计出口钢材173万吨,较2012年增长50%,并占公司总产量的22.3%。其中,螺纹钢出口量全国第一,线材出口量全国第三。

  四是更加注重科学管理。永钢加强了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并将2013年定为“安全、质量、效益提升年”,以安全、质量、效益为中心开展培训、评比和考核工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工艺优化和管理升级,确保体制更顺、机制更活、运转更高效,并降低生产、物流、管理和财务等各方面成本。

  我们认为,2014年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环境不会出现根本变化,但全球经济仍将继续缓慢复苏,中央对2014年的经济定调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所以市场环境总体将好于2013年。

  永钢将抓住有利时机以更好地状态迎接市场挑战。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开发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力争实现“精品钢材占总产量的50%,非钢产业占总利润的50%”的目标,同时着力提升产品质量。二是继续加快产业多元化步伐。三是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四是将钢铁产品加工和服务向下游延伸,为终端用户提供高质量、多品种的钢铁物流加工服务。

  在新形势下,永钢将以更具远见的智慧、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坚定的决心去深化改革,加速转型,在2014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阳钢铁袁玉珠:目标,“一体两翼”打造五大核心

  2013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中阳钢铁全面实现日产万吨钢的决胜之年。回顾2013年,中阳钢铁先后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入围第二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获得了“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和“计量诚信建设优秀单位”称号,着力构建起了“以钢铁产业为龙头,以煤炭电力能源为支撑,以白酒产业为转型,以新产品开发为延伸”的“四位一体”产业集群。

  目前,中阳钢铁已淘汰了千立方米级以下的高炉,形成了以大型炼铁高炉为核心的先进装备水平。在产品经营方面,中阳钢铁以“做专、做精”为指导,以开发冷墩钢、弹簧钢为目标,向汽车、铁路、桥梁使用的标准件加工等领域推进,形成了较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中阳钢铁做强白酒、墙体涂料等非钢产业,使非钢产业成为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以钢铁为主体,白酒和墙体涂料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和“矿山、煤矿、发电、钢铁、白酒”五大核心板块的总布局,打造“主体带动、两翼齐飞、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在社会责任方面,中阳钢铁着力打造责任企业、社会慈善型企业。一是助推新农村建设,先后投入上亿元,建设了太高新村、阳坡塔新村、钢城新村等。二是产业扶贫,组织了阳坡塔、石家焉、乔则沟3个自然村的退耕还林,正在逐步形成四季常青的生态区域。三是保障就业。目前,中阳钢铁直接保障就业10000余人,间接带动的就业机会可达数万个。四是资助教育。截至目前,中阳钢铁已在中阳县修建了5座希望小学,并坚持每年以10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普及全县免费高中教育。第五是致力于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达到16亿元。

  2013年,面对国家“关、停、改”等一系列调控手段,钢企面临着双重压力,所以即使在受铁矿石价格垄断、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制约下,也不得不生产。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银行贷款成本。同时,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搭建平台。

  中阳钢铁始终坚信“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所以着实从自身抓起,一是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形成自我运行、自我完善的产业链,三是打造一批客户信赖、适用于工业深加工的产品,四是打造自主品牌。

  面对新的一年,我们充满了信心,下定了决心,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将一如既往,继续前行。

  西林钢铁苗青远:“内外兼顾”解决发展矛盾

  2013年,西林钢铁集团在最艰难的时期经受住了考验,对市场的风云变幻、企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面对未来,西钢必须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抓住主要矛盾,在对立中寻求统一、谋求发展。

  目前钢铁行业面临最大的外部矛盾是产能过剩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矛盾。解决产能过剩任重道远,但西钢已经具备打胜这场持久战的基础条件。一是《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黑龙江省依托境外资源布局,给西钢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二是西钢进入首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钢企名单。三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特点体现了长材市场的相对优势。四是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加强环保、淘汰落后的决心空前强大。五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对规范钢铁市场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完善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利于拉动下游用钢行业对钢材的消费;城镇化建设将拉动钢材需求;提升能源资源配置效率,将推动钢铁原材料市场规范发展。不可否认,这些条件的释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更要求我们要立足长远,坚定信念。

  面对现实,我们更要眼睛向内,不断解决内部矛盾。

  推进成本持续优化,解决经营状态与市场要求的矛盾,一是要做到生产工序精益求精,销售市场寸土不让,原料市场分角必争,同时,要眼睛向内,挖掘人力、工艺、装备、管理、资产、机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与潜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推进员工素质持续提升,解决管理、操作能力和工艺装备水平的矛盾,推动管理体系、制造体系、营销体系的升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三是深化全员创新,解决竞争力不足与行业飞速发展的矛盾、发展模式与经济转型的矛盾。积极探索多种商业模式结合,强化资源整合、细分目标市场、专业化资金管理,实现矿业、地产、贸易、物流配送等非钢产业与钢铁主业统筹发展。

  西钢目前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困难使我们骨骼更加坚硬,工作更加坚实,信念更加坚定。相信依靠全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必将突破眼前的困境,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印度在高温合金管铁矿石球团出口税上面征收5%的税
下一篇:高温合金管业绩弱复苏 环保压力重重